展期:2024年8月27日——11月24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五楼展厅
票务信息:
展期:2024年8月27日——11月24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五楼展厅
票务信息:
陶瓷,是水、火、土的完美结合,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之一。
京津冀地区是辽阔壮美的文化沃野,燕山南北,长城内外,太行上下,运河两岸,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幻、各地区的文化交融,承载着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京津冀这片土地上,自北朝起就已经有了窑业生产,唐代著名的邢窑,以烧造白瓷而闻名于世,与越窑青瓷形成了中国瓷器生产“南青北白”的格局。宋辽金元时期京津冀地区更是名窑林立,“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都诞生于此,声名远播,形成了著名的定窑系与磁州窑系,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天津博物馆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举办以京津冀地区古代名窑为主线的瓷器展,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以天津博物馆馆藏瓷器为依托,携手京津冀三地多家文博单位,展出北京龙泉务窑、河北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等名窑的精品文物,集中展现京津冀地区古代瓷器生产面貌。
展览以瓷器为媒介,将京津冀三省市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优势更直观地展示出来,传递瓷器之美和古代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向观众展现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京津冀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奋力续写新时代京畿大地上的精彩篇章。
展览分为千年窑火、花朝月夕、薪火相传三个部分,汇集馆藏精品、出土文物、窑址标本等近200件展品,从瓷器生产工艺、瓷器与文化生活、非遗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示京津冀地区陶瓷生产历程,首次展出文物占七成,一二级精品文物占六成,借助陶瓷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将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的文化特质展示出来,共同领略中国古代陶瓷生产的光辉历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第一单元展出太行山东麓地带的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和北京的龙泉务窑等名窑精品文物及标本,展示各个瓷窑的生产工艺及主要品种,如天津博物馆所藏的北齐邢窑黄釉凸花凤鸟纹扁壶、五代定窑白釉官字款碗、河北博物院所藏五代定窑白釉塔式罐、保定市博物馆所藏金定窑白瓷刻花龙纹大盘、河北省古陶瓷学会所藏各窑址标本等。
第二单元通过茶具、酒具、香具、造像、瓷枕等与当时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瓷器来展现古代京津冀地区的人文风情,如首都博物馆所藏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天津博物馆所藏宋定窑刻萱草纹玉壶春瓶、金定窑弦纹三足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枕上春秋”部分中展示了从宋至清代的30件精美的瓷枕,题材上囊括花卉、动物、诗词、人物故事等,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及浓郁的生活风情,是古代京津冀地区人们生活和思想文化的缩影。
第三单元从京津冀地区各个名窑的烧制技艺的非遗传承方面选取部分当代艺术家作品,展现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陶瓷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