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 防疫一线的天博人系列报道(五)

2022-01-27

面对没有硝烟,却“危机四伏”的疫情,总有一些人,愈是艰险愈向前,他们深入疫区,有的在社区坚守,有的在路上奔波,有的在“云端”守候,他们在不同的岗位,拥有相同的目标——为市民健康无恙,为城市重回烟火。

他们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微光终汇聚成炬火,驱散寒冬。


青春出列 义无反顾


在我市疫情防控骤然紧张之际,行政管理部95后青年职工付政,成为天津博物馆第一个派出支援抗疫的职工。



“1月16日早上,接到馆领导紧急通知,要求我做好14天可能回不了家的思想准备,立即支援津南区疫情防控工作。”当天,他便作为督查专班成员,前往西青区赤龙南街集中隔离点进行督查工作,直至当晚21点。转天上午,又前往津南区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加入疫情防控指挥部隔离管控组展开工作。

疫情防控中,隔离酒店的保障充足与否事关重大,他耐心地分区筛选比对全市酒店信息数据和已征用隔离点酒店数据,制作尚未被征用的酒店信息表,并将全市四星、五星酒店单独制表。又根据信息表,逐个联系全市未被征用酒店,核实酒店房间信息,询问酒店房间总数,剩余房间数,入住人员情况等信息。此项工作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多。而在之后一周,这几乎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酒店初筛问题重重,有的酒店信息不完整,无法及时取得联系。而信息反馈时间要求又很紧,若不能及时反馈酒店信息,将严重影响隔离酒店的征用工作,隔离人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居住需求将无法满足,他便采用网络查找酒店公开电话、联系各区隔离管控专业组负责人、查找酒店所在地址等多种方式,与酒店取得联系;有的酒店隔离条件不达标,他一遍遍沟通,将详细的信息记录在案,供专家组上门考察并改造后投入使用;有的酒店不配合调查,他就耐心跟酒店负责人说明现在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全市隔离房间紧缺的实际情况,征用后的相关补偿措施等,争取获得对方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经过6天通宵达旦的紧张工作,付政主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各项任务,不负博物馆领导的信任重托,干出了天博人的精气神儿。“通过这次大考思想得到锤炼和升华,看到各级干部、党员、团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令人感动,值得敬佩。我愿意像他们一样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他表示,已决心递交入党申请书,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时待命 即刻出发


刘罡,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来自天津博物馆保卫部。本轮疫情突发严峻之际,按照部署,馆领导参与了全市隔离点工作的督导,刘罡成为督导组的一名成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从13日至今,他随督导组组长辗转南开、东丽、津南和宝坻多地执行任务,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因为要对隔离点进行突击检查,行程不固定,刘罡作为司机需24小时待命。他把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送到岳父母家,自己必须做的核酸检测也抽空尽早完成,时刻准备出发。好几次,他都是在半夜接到命令后出勤,一盯就盯到凌晨。到家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又接到新的指令赶赴相关隔离点执行任务,没有一丝迟缓,没有一句怨言。



津南是此次天津抗击疫情的最前线,19、20日,天博16位同志紧急组成志愿队,逆行津南援助抗“疫”。为保障逆行“战士”们的生活,刘罡等人受馆党委委托,紧急采买了生活必备品,火速送往津南封控区进行支援,为津南志愿队心无旁骛投入战“疫”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刘罡第一次昼夜颠倒、逆行而上执行任务了。早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际,馆里筹备天津市抗疫纪实展,他就常常跟着征集组成员赴海河医院等地征集文物。平时工作中,每逢馆里有重大活动,他也总是早出晚归,随叫随到,默默行驶在路上。


天冷心热 青春无悔


2022年冬,年关将至,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津沽大地,郝婧的家就位于疫情集中爆发区——津南区。在社区的征召下,她踊跃报名,第一时间投身到津南区的核酸筛查工作中。

从1月10日至今,连续十余天的工作,任寒风呼啸她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共协助社区完成津南区八次核酸大筛的工作。经过医护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从准备工作,到为居民登记,再到发放检测试剂,每一次检测,都确保了津南区3个社区居民的应检尽检。



1月12日的二筛中,面对社区人手不足、待检人员众多的现状。从早上10点开始准备工作,至晚上11点最后一人完成测酸,阴天寒风呼啸,近12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她始终不曾叫苦叫累。晚上7点,郝婧在夜幕下与志愿者开始这天的第一餐,只用10分钟就“解决战斗”的两人,还是觉得“耽误了工作时间”,“还可以再多检两个人”!只因为在内心深处,她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义务,在寒风中与居民守望相助,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核酸检测大筛中,郝婧和协助医护人员为近1800余名社区居民完成了咽拭子的采集工作。



之后的一周里,津南区几乎做到了每日一检,在津南区京基领域测酸点中,每天早上7点半至8点间“上工”,至下午4-5点完成全部居民检测,已成为了郝婧的工作常态。




1月17日天津公布了第139例确诊病例信息,其确诊地点正在京基测酸点附近。大量红码和橙码的出现,让居民们人心惶惶,对每个志愿者来说是更加严峻的考验。为此整个核酸检测点严阵以待,所有志愿者迎难而上,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顺利完成了之后每一次的测酸工作,保证核酸检测的顺利开展。




服务期间,社区的居民也送来了各种慰问品,水果、咖啡、暖宝宝、奶茶、热水,让下沉党员们暖在指尖,暖进心窝。由于津南区全区封闭,买不到盒饭,志愿者们只能每天吃泡面,居民还自发成立了小组,在家亲手蒸上香喷喷的大肉包子,每天不间断地送到测酸点,为天寒地冻中的志愿者们带来家人般的温暖。



下图为居民自发写的一首小诗,真挚的情感令包括郝婧在内的志愿者感动不已——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