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襄与天津博物馆

2018-05-30

在天津博物馆收藏的 20 多万件各类文物中, 甲骨共计1800 多件, 主要来自天津文史馆首任馆长王襄、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孙女王福重、天津著名书法家孟广慧、著名考古学家陈邦怀等人的捐献。 他们捐赠的藏品年代早、 等级高、数量大, 使天津博物馆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中国重要的甲骨收藏机构。在这 1800 多件馆藏的甲骨中, 有 800 多件来自于王襄先生的捐献。


王襄
 

王襄世居天津, 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是中国最早发现甲骨的学者, 他省吃俭用, 购买了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甲骨, 一直精心收藏。即使在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宁可变卖家中物什, 也没有出让过一件收藏的文物。他不为重金所动, 多次回绝了国外的收藏请求, 王襄曾说:“ 甲骨是祖国的瑰宝, 现在没有新的发现, 将来也不会发现的很多, 卖给那些大学, 都是外国建立的, 将来也会流失异帮, 等到中国人想研究就困难了。”


王襄私印
 

1953 年, 78 岁高龄的王襄出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后, 将毕生珍藏的甲骨全部献给了国家。1956 年, 81 岁高龄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被推选为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聘任为天津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甲骨文全集》 编辑委员会委员。1965 年王襄去世后, 他的亲属将王襄书法、遗稿及王襄收藏的文物共计 748 件捐献给国家。


 

商月有蚀卜骨
 

王襄捐献的甲骨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及商代历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如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的商代“ 月有食卜骨”, 共刻有七个文字,“ 旬壬申夕月有食”。记载了公元前 1189 10 25 日发生的一次月食, 这是世界上关于月食最早、最完整的记录之一, 像这种带有干支的月食记事卜辞目前全世界仅有两件, 这是国内仅有的一件, 极为珍贵, 是研究商代天文、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我国“ 夏商周断代工程” 的重要标本, 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商 妇婐冥卜骨

除此以外, 如商代“ 妇婐冥卜骨” 是研究商王武丁王妃妇好生育子女的重要资料;“ 于文武帝龟腹卜甲” 是研究商代人祭的重要史料;“ 王梦白牛卜骨” 是研究商代宗教思想的重要资料等。这些甲骨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天津博物馆在全国文博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王襄不仅是一位收藏家, 还是一位古文字研究学者与书法家, 他撰写的甲骨文、 金文和个人诗文等书稿有四十余部。他耗费十多年心血完成的 《簠室殷契类纂》 是中国第一部甲骨文文汇, 1920 年由天津“ 河北第一博物院” 出版。现




王襄著作《簠室殷契类纂》



王襄著作《簠室殷契征文》

藏于天津博物馆的篆书西周散氏盘十二条屏, 是王襄据西周青铜重器散氏盘 357 字铭文临摹, 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力。王襄在 87 岁高龄时还为天津博物馆的前身之一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题写过一副对联: 静观秋水无边月, 共乐江天自在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