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诞辰纪念丨一封寄往106年前的信

2024-06-01

尊敬的前辈们:


见字如面。


如果这封信,能够在10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18年6月1日,如愿寄到您诸位的手中,想必一定是在一个明媚的早晨。孟夏时节,津沽大地一派生机盎然。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人头攒动,一场意义非凡的展览会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天津博物院,即将以中国最早的公办民助博物馆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从此开始它虽曲折却荣光的历史征程。



然而,恐怕目前您们还无暇顾及这许多的历史意义。眼下博物院的筹备工作事务繁多。为了展览会的顺利开幕,早在五年前的1913年,成立一座博物馆的念头,就已经在前辈严智怡先生您脑海中扎根。1915年,您前往美国参观“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期间专程考察了美国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并有意地征集到许多人类学文物和自然科学标本。一年后,您和志同道合的先生们在商品陈列所成立了“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并向社会征集展品。多方求索,筚路蓝缕,征集到自然标本1400种、古代文物2300种。每一件都如获珍宝,来之不易。为此,您们还发行了《天津博物院陈列品说明书》,将各式标本介绍得清清楚楚。


天津博物院筹备处人员合影


天津博物院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追随者日众,文物渐丰盈。然而去年的一场水灾让很多人成为难民,河北公园内住满流离失所的百姓。筹备工作不得已延迟。您们一边修整破败不堪的房屋,一边着手开馆前的准备工作。时间来到今天,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天津博物院的序幕终于要向世人拉开。


“阐明文化、发扬国光,以辅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不逮”。这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句庄严而热忱的宣告。此后历经106年岁月,致力于教育与研究一直是这座博物馆深沉的底色。那么,后来呢?后来者有没有好好继承“家业”?如今的博物馆是什么样?这一定是您们最关心的问题。


请前辈们放心。百年天博,风采不减当年。历代天博人沿着前人的足迹,继续着您们的事业。天津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展示、教育、研究、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我们拥有了21万件套文物、20余万件书籍的深厚家底,尤以法书、绘画、瓷器、玉器、砚台、玺印、敦煌文献、甲骨、邮票、地方民间艺术等最具特色,我们的藏品数量丰富,体系完整,传承有序,艺术价值极高。因于几代人不懈努力,更因诸多先辈无私奉献,天博收藏已蔚然成一大观,成为能够服务于最广泛人群的公共文化资源。


如今的博物馆,与106年前已经大为不同。新技术层出不穷,改善着博物馆的传统功能。文物不再仅是被置放于展柜里的故物,更可以多种方式“活起来”,借助科技的力量,它们带给观众更详尽的信息,与更具沉浸感的体验。如今的博物馆充满着想象力和趣味性,真正成为人们探求知识的殿堂。


“声动千年——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知音墙


百余年经过,天津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座博物馆也历经沧桑。几番跌宕,几多磋磨,到如今,真希望您们能亲眼看一看天南海北的观众慕名前来的火热盛况。尤其是,我们已经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来到博物馆亲近历史和文化,相信您们留下来的文物和文明之精神,已经在这些孩子的心灵中播种下开蒙启智的种子。少年智,则国智。希望每念于此,可以令诸位先生感到欣慰。


板凳上的博物馆


探索的脚步,每一步都踏在您们铺就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凝聚着您们的精神力量。我们站在您们的肩膀上,也必将继续坚守天博建馆初心,守护好先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承诺,将竭尽全力,确保每一件文物的安全,每一段历史的记忆,都能完整地传承给下一代天博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顺应时代发展,回应观众热望,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106岁的天津博物馆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最后,祝愿您们一切顺利!漫长的故事,从今天开始……


天津博物馆全体同仁 敬上

2024年6月1日

个人预约
预约二维码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