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 天津博物馆珍贵古籍文献修复保护项目结项

2024-04-29

4月25日,天津博物馆珍贵古籍文献修复保护项目结项会在天津图书馆隆重举行。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天津图书馆党委书记李冠龙以及两馆从事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业务骨干出席会议。



会上,天津图书馆叶旭红修复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技术难点、创新方法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天津博物馆和天津图书馆双方负责人对修复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对未来双方的合作和人才的培养充满了构想和期待,古籍交接顺利完成。此次修复项目历时一年,涉及《重修天津府志》《二如亭群芳谱》《王文恪公集》三种古籍,共计46册,其中明刻本 2 种,清刻本 1 种,均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王文恪公集三十六卷》 ,明三槐堂刻本,作者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诗文名重一时,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该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版本价值。


《二如亭群芳谱二十九卷首一卷》 ,明末刻本,(明)王象晋辑。该书为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作者王象晋勇于纳新,广采博引,在政事之余潜心农事,集十六世纪以前古代农学之大成,著成该部植物学巨著,因此该书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兼备的古籍藏品。


《重修天津府志》,清光绪刻本,为时任天津知府的沈家本重修,效仿乾隆时期做法,聘请名仕执笔,乃天津方志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该书“于史有征,要而不繁”,是记录天津地方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面貌的重要史料和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2023年8月31日,“缥缃琳琅--天津博物馆古籍珍品展”在天津博物馆成功开展,展览中不仅将此次修复的古籍搬出与大众见面,还通过各种修复材料、工具辅以图文和多媒体方式,让观者一探古籍修复工作的究竟。


天津博物馆自2023年4月启动古籍保护项目以来,坚持“让古籍活起来,文脉传下去”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古籍文献全面普查,特别是对天津地方文献资料的普查清整工作,做到摸清家底,为古籍保护和管理奠定基础。加强古籍抢救性修复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发展,并已启动第二批古籍分类定级工作,开展古籍数字化高清图像和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古籍保护项目的实施,天津博物馆不仅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公众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增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有利于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天津博物馆将继续推进古籍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提升古籍保护数字化水平,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