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 46册馆藏珍贵古籍抢救性修复完成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落地执行,本着“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天津博物馆近日完成46册珍贵古籍的抢救性修复,使它们重获新生!
查看古籍残损状况
天津博物馆古籍文献保护项目于2023年4月启动,在古籍普查清点、抢救性修复、预防性保护和定级等方面同步推进并取得较大进展。图书资料部在天津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专业评估将年代较早的明版古籍《王文恪公集》《二如亭群芳谱》和馆藏特色的天津地方文献光绪《天津府志》等破损严重的古籍,列为首批抢救性修复名录,修复工作于2023 年4月正式开始。
明版古籍《王文恪公集》的作者王鏊是明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该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版本价值。明末刻本《二如亭群芳谱》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兼备的古籍藏品。清光绪版《天津府志》,为时任天津知府的沈家本重修,效仿乾隆时期做法,聘请名仕执笔,乃天津方志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该书详细记录了天津地方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面貌,是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每一册古籍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商讨古籍修复方案并开展工作
在漫长岁月中,这些古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病害类型包括污渍、断裂、动物损害、絮化、字迹残缺和折痕等。修复中,严格遵循“整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小干预,修复可逆”的原则,针对不同病害的古籍制定相适用的实施方案,逐叶修补破损、溜口,对于古籍中包含的多页长图,参照原书样式修补,并用超薄桑皮纸对酸化严重部分进行局部托裱加固,确保每一册古籍都得到精心治疗和处理。在历经9个多月的专业修复后,首批古籍文献还原如初,焕发生机,它们将在文化普及、展览展示、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天津府志》修复前与修复后
天津博物馆肩负着“为了明天珍藏昨天”的使命,积极转变观念,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与预防保护并重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古籍保护、研究和利用水平,深入挖掘古籍文化内涵,加大数字化建设,让珍藏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