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正鸣 来天博一起赏“蝉”趣吧~
每至仲夏
阵阵蝉鸣此起彼伏
青脆嘹亮 不绝于耳
这悠扬动听的“歌声”
荡漾在绿荫下
以其美妙的旋律
给烈日中的人们平添了乐趣和情致
汉白玉蝉
蝉属物候昆虫,应期而鸣,可预示节气,我国古代先民早就观察到了蝉这种特性。《诗·幽风》载:“五月鸣蜩”。蜩,即蝉。《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蜩始鸣”。《尚书·周书》曰:“夏至又五日蜩始鸣,……立秋之日寒蜩鸣”。《淮南子》曰:“孟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寒蝉指白露以后(夏末秋初)感阴气而啼的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夏蝉的鸣叫清脆响亮,恣意张扬,它伴随着缤纷夏色,令士人心悦神怡。 而“荷凉欣暑退,蝉苦怨秋新”,瑟瑟秋风所带来的翠去叶落的景物变迁和季节更替,令文人墨客的激情转趋飘零和游离,蝉又成为诗人悲秋的一种情感载体。寒蝉之鸣,不仅告知了秋天的来临,还抒发着文人士大夫的惆怅与哀怨。
蝉最特殊之处是其生命形成有一个再生过程,开始时,其幼虫居于土中,经几年甚至十几年,幼虫渐变成蛹,尔后脱去躯壳(蝉蜕)变为成虫。这种意味生命再现和飞升的过程,使古人对生命观产生了联想,蝉也被作为富有灵性的神物而受崇拜。正因蝉的生成清逸绝俗及感气而鸣的特性,数千年来,蝉成了人们乐于颂扬的对象和受人崇拜的神虫,以至于在历史上不仅留下许多有关蝉的千古名句,甚至在中国玉雕史中更做为永恒的题材而贯穿始终
玉蝉的发现以内蒙古白音长汗遗址为最早,距今有七八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均出土过蝉纹玉器,形象稚朴。这一方面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纯朴的仿生意识,同时也表现了先民对玉雕动物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崇拜。
汉白玉蝉
汉代丧葬用玉,是在道教“长生不死”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玉放置于人体上,可以使人的精气不致外泄,保护尸骨不腐,期待来世再生。而在人类科学知识还很匮乏的中国古代,尚玉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人们认为玉能使人的灵魂不死,如《抱朴子》所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因而产生了“玉敛葬”、“九窍塞”和“玉衣”这些带有原始宗教、巫术色彩的葬俗行为。蝉有再生之能,玉又可“使人不朽”,二者加持做成含在死者口中的玉琀蝉,在汉代便大量流行。
东汉玉蝉 河北省定县北庄汉墓出土
东汉 玉含蝉 天津蓟县出土
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良好。蝉身雕成方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部、双翼及腹部用粗阴线刻划,采用汉代独特的“汉八刀”技艺,寥寥数刀即成,精炼纯熟,生动传神。天津博物馆刚刚开展的《聚赏珍玉》展厅即展示了三件汉代玉蝉,观众可亲临现场,看其究竟。
汉代玉蝉特制成近舌形,以为琀,这不仅因为蝉的形状、大小适合作琀,另一方面,人们以蝉作琀是希望受蝉的生命形成过程影响,幻想再生。蝉特殊的生命形成过程及它的天性特征对人们生死观念产生影响。蝉的蜕化复活过程及蝉的周期性复出正与人们希望死后能精神永存,进入天界,获得再生的愿望相吻合。这即是人们大量制作玉琀蝉的心理动机。当然这只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也可看作是古人对无可抗拒的死亡事实的无奈而已。
唐宋至清,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礼仪玉器及丧葬用玉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用玉和佩饰玉,它们成为玉器创作的主流。玉蝉作为具有特殊含义的葬玉功能在时人的生命观中走向淡化,而多作为佩饰出现。
现代 翡翠蝉形珮(金枝玉叶)
当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观念在玉雕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从定名、造型、纹饰均围绕着吉祥寓意做文章,以迎合人们的趋祥心理。各种材质的蝉形佩饰应运而生,同时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这些均取其谐音的美好寓意,祈盼获得如愿的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