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课堂(十)丨观展览聊文物——“春水玉”与“秋山玉”

2023-03-29

正在天津博物馆二楼展出的“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中,有两件非常精美的文物——“春水玉”和“秋山玉”。说到“春水玉”和“秋山玉”就不得不提起“四时捺钵”,它是以捺钵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春捺钵”与“秋捺钵”活动内容为素材创作出的具有固定组合图案的艺术作品。


“捺钵”制度溯源


“捺钵”契丹语是行帐、行营之意,指辽代皇帝出行居止的帐幕。《辽史》中“捺钵”的定义:“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傅乐焕先生曾考证:“所谓捺钵者,初视之似仅为辽帝弋猎网钩,避暑消寒……然而夷考其实,此乃契丹民族生活之本色,有辽一代之大法,其君臣之日常活动在此,其国政之中心机构在此……且其制亦不限于契丹一族。金元满清,亦自北起,生活习俗大同,捺钵遗迹,尚可考见。”可见,“捺钵”实为契丹、女真等民族流动中的草原王廷,除捕鱼、打猎外,还包括拜天射柳、祭山祀祖、商讨国事等政治内容,其性质已不单纯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移的单纯渔猎习俗,而是已经上升为极其重要的政治制度。而于“四时捺钵”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春捺钵”与“秋捺钵”了。


辽金时期的“春捺钵”与“秋捺钵”


春季,辽代皇帝举行“春捺钵”。皇帝一行人猎捕天鹅,侍从们站立于湖区周围,若发现天鹅,便会摇旗击鼓,天鹅受惊乱飞之时,便放出鹘去擒捕天鹅,待其与天鹅搏斗,双双坠地时,侍从们便跑上前去猎捕天鹅。每年“春捺钵”捕获的第一只天鹅被称为头鹅,皇帝为此也要举行“头鹅宴”。至秋季,辽代皇帝举行“秋捺钵”。捕猎人员先隐藏在山中水源旁,待鹿来饮水,人们便吹起用桦树皮做的角,模仿鹿鸣,引来鹿群,这时皇帝便会带人进行围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以渔猎为生的北方民族认为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皇帝在围猎时,往往只猎取个头较大的鹿,而将幼鹿放归山林。

通过《金史·舆服志》记载,金人常服多见“春水”、“秋山”纹样的服饰及带饰。这一记载不但反映了金代皇帝沿袭前朝“捺钵”制度,将“春、秋捺钵”对应的“纵鹰鹘捕鹅雁”和“入山林射虎鹿”的传统习俗形成定式,同时,此素材也为其提供了创作灵感,于是带有鹘鹅图案的“春水玉”,虎鹿题材的“秋山玉”应运而生。


“春水玉”与“秋山玉”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辽代考古出土资料表明,并未发现饰有“春水”、“秋山”图案的玉器。辽代涉及相关题材多见于皇陵墓室的壁画中。出土玉器多是表现单一动物或“春捺钵”用以围猎的工具之类。



宋元文物特展中展出的辽 玛瑙臂鞲,长8.1、宽3.6厘米,呈椭圆片状,正面略弧,背凹,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孔可供穿系链结,其功用是契丹族人弋猎架鹰时的护臂用具。



金代开始真正将“春水”、“秋山”纹样固定并装饰于常服、带饰上。杨伯达先生曾通过大量实物与史料比对,认为“春水秋山玉”图案的文字记载始见于金,其碾琢亦应出于金代,因此,其年代上限为金代。并将这类玉饰正式称为“春水玉”和“秋山玉”,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春水玉”主题纹饰即“鹘捕鹅”。鹘,是一种小巧机警的鹰隼,亦称海东青,擅长捕获水禽。画面中多镂雕一天鹅,四周辅以芦苇,天鹅上方一鹘或俯冲直下,或两爪擒住鹅头,天鹅惊恐万状或在半空挣扎,或已倾覆坠落。表现情景极富画面张力。


宋元文物特展中展出的金 鹘攫天鹅纹玉带饰,长5.9、宽3厘米。整器由一长方形带穿下端连接一扁环构成,带穿可穿系腰带,扁环可系挂工具,是北方游牧民族独有器形。主题纹饰镂雕一鹘双爪立于天鹅颈部,喙钳住鹅头,气势咄咄逼人,天鹅被袭落,尚未收拢双翼,惶恐惊愕之态尽现。该文物是同类传世品中的经典之作。



“秋山玉”主题纹饰多“虎鹿山林”。画面多以虎、鹿、熊为主体,辅以柞树、山石,雕琢技法喜用巧色和重刀,整体风格淳朴。相比“春水玉”的激烈场景,“秋山玉”的画面显得淡然闲适很多。


宋元文物特展中金 双鹿柞树纹玉饰,长8.8、宽6.7、厚2厘米。采用巧雕技法,以留有红褐色皮色雕琢的柞树为背景,柞树叶短短阴刻数刀,粗犷却不失美感,像极了秋意正浓时节的红叶,双鹿穿行于间,一只昂首前行,一只回首凝望,怡然自得。下部饰山石孔洞。整器琢磨得仿佛将《丹枫呦鹿图》跃然眼前,真切传神。该文物在全国博物馆同类品中位居前列。


“春水玉”与“秋山玉”滥觞于辽,兴盛于金,流行于元而衰微于明清。在中国长达八千年的玉文化历史中,它历经近千年,成为了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玉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