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剪”报丨一周大事都知道(2022年7月4日)
1、故宫牵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征稿
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青年学者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新,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将于2022年11月召开,旨在汇聚全国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互通平台,共同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论坛主题为“行动磨砺青春,科技助力文保”。
2、“金沙号”首飞亮相!全国首架博物馆主题飞机乘风而来
6月28日12时54分,一架满载古蜀元素的飞机——成都航空ARJ21“金沙号”顺利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志着全国首架博物馆主题飞机首航成功。“金沙号”主题飞机由成都航空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打造,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客机——ARJ21飞机为载体,以古蜀金沙、现代成都的文化元素为主要视觉形象,将成为一座移动的空中博物馆,向世界亮出天府文化名片、展示中国风采,一幅古今对话的蜀地画卷向八方游客徐徐展开。
3、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7月1日首播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承制的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于7月1日、7月2日12时登陆央视频,并于当天20时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通过独家记录和人物采访,展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诞生全过程,以镜头见证其初创时期设计、建造、策展历程,以及相关故宫文物的历史故事。
4、我国第一个城市考古博物馆落户开封
由河南省文物局与开封市人民政府联手打造的我国第一个城市考古博物馆——河南城市考古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最快有望于8月正式开工建设。河南城市考古博物馆,以开封博物馆原馆址为址,以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以北宋东京城为时间中轴,上溯至夏商周时期、下延至元明清,最原真地展示中华城市文明的演变,这也是我国首个以区域古代城市建设、古代城市考古的专题博物馆。
5、上海博物馆等文旅场所将逐步开放
7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放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室内外所有类型A级旅游景区。此外,7月8日起,上海将逐步开放电影院和演出场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也将视情并结合属地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逐步开放。
6、《古籍里的园林》系列数字藏品首发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6月,该馆开辟了数字文创的宣传渠道,特别策划了主题为《典籍中的园林》系列数字藏品,从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从发,将馆藏品与古代文集、图谱、册页等文献和史料等恰当对应,融合,再度创作,实现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从典籍到园林的直观再现。此次首发数字藏品包括:中国园林成熟期的宋代皇家园林《艮岳》、晚明私家园林《常州止园》等。
7、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已售10万张门票7月免费场额满
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开放予公众,不少市民欲先睹为快,已选定参观日子及购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6月28日表示,馆方于本月14日开始发售门票,截至本月26日已出售约10万张门票,占7月份共约14万张门票的超过70%,其中正价120元的特别展览门票仅余约一二千张,呼吁有兴趣市民从速购票。
8、雨果故居博物馆里,有一间“中国客厅”
1811年,9岁的维克多·雨果随母亲去西班牙与在拿破仑军队中任职的父亲团聚。他在一个陈列廊里,看到两个巨大、精美的中国花瓶,内心被深深触动,开始对陌生的中国产生无尽的遐想。在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新华社记者走进位于巴黎孚日广场的雨果故居博物馆。拾阶而上,在位于三楼的大文豪雨果亲手设计的“中国客厅”里,摆满了中国瓷器、漆木家具、宫灯、装饰竹帘……客厅摆设营造出绚丽又独特的中式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