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电台·志愿者带您品读扬州画派(一)

2021-02-18

2021年1月23日,天津博物馆“奇异新风——天津博物馆藏扬州八怪精品展”在宁波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汇聚了天津博物馆藏扬州画派陈撰、华嵒、高凤翰、边寿民、汪士慎、李鱓、金农、郑板桥、黄慎、李方膺、闵贞、罗聘等十三位画家的103件(套)精彩作品。今天,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们就来为观众朋友们品读“扬州八怪”。


黄慎 蹴鞠图轴


古来众多文人雅士将岁朝清供泼墨成图,悬画迎新,以祈吉祥。比如画柿子寓意事事如意,宝瓶寓意平安;还有的画钟馗,在钟馗的头上勾画一只蝙蝠,抬眼正好看到,叫福在眼前........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更是迎合大众的需求善于创作此类绘画,他们笔下的花鸟寓意吉祥,成为当时的畅销品。

扬州八怪中,有嗜好奇古的金农,有沉迷画雁的边寿民,有难得糊涂郑板桥,全能选手黄慎,还有博采众长的李鱓,气韵生动的华喦......他们没有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重在创作发挥,用笔奔放,挥洒自如,最终开创了一代新画风。


华嵒 山雀爱梅图轴


扬州之所以可以“八怪”,原因有三:一是扬州自大运河开通之后,即隋唐始,就成为南北运输的通衢之处,地理位置优越,也因此商贾云集;二是江南自宋都南迁,文化中心随之也向南,南方特别是扬州等地文风日盛,文人汇集;三是有钱的商贾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包括书画上墙以示风雅,但是由于这个群体的文化底蕴不同于主流文人、士人,他们的欣赏水平更趋于生活化、平民化。由于以上两个群体一个需求,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拿钱买风雅,一个群体以风雅换品质生活的双需。市场导向也决定了他们的绘画趋于买方的审美情趣,加之中国文人千年傲骨,最终形成了趋于但不屈于的特殊书画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客观上有别于传统,开风气一派,后人总结谓之扬州八怪。

天津博物馆明清书画收藏颇丰,扬州画派收藏尤为全面。一元复始,让我们一起画里赏趣,寻找古人的诗与远方。


郑燮- 兰石图


知识点:

1. 文人画:也称为“士夫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所绘之画,区别于传统民间画工的绘画,注重笔墨意境及书法用笔,多取材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画面具有文人情趣,唐代王维被称为文人画之祖。

2. 三大画科:中国传统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以描绘对象和题材的不同来划分。山水画是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由山、水、石、树、房、云、雾、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组成;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有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等表现方法;花鸟画是以花、鸟、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分为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两类。

3. 四王吴恽: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和恽寿平六位清初画家的合称,画史上也称为“清六家”, 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亨有盛名,领导画坛,当时被视为正统。前四位又合称“四王”,他们依董其昌开辟的道路倡导南宗绘画风格,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古人笔墨布局上的成就,审美趣味的表达更趋于精致。其中王时敏擅画山水,其画笔墨苍润雅秀。王鉴工画山水,长于青绿没色,擅长烘染,风格华润。王翚擅画山水,其画以元人笔法而运用唐人气韵为主,古朴清丽。王原祁山水渊源于王时敏,笔墨更醇厚。吴历气韵高雅厚重,另树一帜,恽寿平为清代花卉大家,尤擅没骨花卉。

4. 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带有较强反清意识。他们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分别以激情洋溢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突破了“四王”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

5. 陈师曾和他的《中国绘画史》: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长子,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其代表作《中国绘画史》是其授课讲义,在他去世后刊印出版,成为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开山之作。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