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藏画参加“江山如画——12-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展”

2019-09-30

9月27日下午,“江山如画——12-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包括天津博物馆在内的国内十家博物馆近百件山水画精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此次展览由登山、临水、揽胜、栖居、卧游五部分组成,通过展示山水画中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及人们栖息居住的自然环境,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进一步展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审美内涵,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从展览中获得视觉和精神的享受。

天津博物馆藏明代文徵明《吴中胜概图》卷、清代龚贤《挂壁飞泉图》轴、禹之鼎《秋江晚棹图》轴等六件表现山川景致、文人优游的绘画精品参展。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



明 文徵明 吴中胜概图卷

纸本设色

纵49厘米  横117.4厘米

文徵明(1470—1559),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学沈周,尤长于山水画创作,多写江南湖山庭院与文人生活,画风细致温雅,门人众多,形成“吴门派”,对明代画坛有重要影响。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吴中胜概图》作于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是画家典型的小青绿作品,多用淡墨渴笔来勾画山石,皴法简练概括,仅用少量披麻皴。赋色淡雅,色不掩墨,轮廓或阴坡用枯笔线条或少许浓墨点染,淡墨和更淡墨的微妙变化使整幅作品有“含烟蓄雨”之状。

此图名为“吴中胜概”,从画面来看,确实十分忠实地表现了吴中多处胜景。画卷开端右下角即为苏州城,城中报恩寺塔(北寺塔)清晰可见。所绘城门则为苏州古城阊门(西门)。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古时阊门楼阁,十分壮丽,诗多咏及。晋陆机《吴趋行》云:“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画面中,出阊门有一桥,桥名为“吊桥”。此桥位于阊胥路东端,跨外城河,是沟通城内外交通的桥梁之一。宋《平江图》名“虹桥”,俗称吊桥,明成化六年(1470),曾改名永济桥,初为木结构,后被冲毁,有乡人郑文贵自愿捐资重建石桥,桥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资十五万贯。苏州城西北方即为有“吴中第一山”之称的虎丘山。虎丘塔屹立顶上。虎丘之后,视线继续向左移动,随着画卷的发展,其后还有支硎山等吴中名胜依次出现。观看此画,犹如按照画家所绘的景物顺序,游览期间,身在其中。

款署:“嘉靖壬申四月既望徵明。”



清 龚贤 挂壁飞泉图轴

纸本墨笔  

纵273厘米,横55.2厘米

龚贤(1619-1689),字半千,又字野遗,号半亩、柴丈人,江苏昆山人。寓居金陵(南京)清凉山,筑半亩园。工画山水,重视写生,承众家之长,善用积墨,画风沉厚朴实。为“金陵八家”之首。

此图绘山泉飞泻,白云浮现于山间,茅屋错落,草木葱茏。作者用积墨法一遍遍地皴点山石,笔墨厚重。在用墨浓重的同时,留出受光的部分,黑白对比分明。构图虽满,但并不觉得拥塞。

款署:“挂壁飞泉同夜月,月光来处四窗虚。山中满地白云湿,不是楼台不可居。半亩龚贤题。”



清 禹之鼎 秋江晚棹图轴

绢本设色

纵172厘米,横74厘米

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二十年馆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宫廷。擅人物、山水,尤精于写真。

此图绘绝壁下一叶小舟泛波江上,舟上一美髯文士抱膝闲眺,右边一妇人手持折扇似正在击节唱曲,船工做撑船状,背对观众,构思巧妙,动态十足。江水微凌,近景处芦苇飘曳,不画风而知秋风习习,一派初秋景象,是禹之鼎晚年高士行乐图中的佳作。

款署:“秋江晚棹图。庚寅长夏都门客窗摹赵文敏笔意,广陵禹之鼎敬写。”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