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 做讲好“故事”的人

2016-02-23
导语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不但是一个展现各历史时期人类文明的地方,而且也有责任向中外游客展现这座城市今天的人文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过去的故事、现在的故事以及未来的故事。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他们的服务与奉献精神更会被写入今天的故事中,也将成为未来故事的缔造者。
 
在寂寞中触摸历史 让历史的内涵充实现在
    “寂寞”与“充实”本是两个背向而驰的状态词,然而在一些人身上,它们却又是密不可分的。
    2007年,52岁的王懿明通过面试、培训、考核、评定等一系列环节,从360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加入天津博物馆(简称“天博”)志愿者队伍的50人之一。如今的她已过花甲之年,仍坚持每个周六出现在天博五楼的书画展厅,其服务时长已累计超过1100个小时。
    “‘四王’主要是仿范宽、黄公望、倪瓒等古人作品,但他们不是单纯的仿,更多的是融入了自己的东西,远比原作繁复很多。”上周六,三四位观众簇拥着王懿明,听她讲解“清代四王绘画作品特展”,虽然人不多,但丝毫没有影响她的讲解情绪,从“四王”的历史背景、彼此之间的关系,到各自的书画特点、具体某幅画的笔法,王懿明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向大家娓娓道来,遇到有人提问,她更会耐心细致地解答。
    在非节假日的普通周末,U型的书画厅非常冷清。偶有一两位观众走进,也多是匆匆一瞥,少有驻足。在天博的众多展厅中,书画厅因其展品对观众的鉴赏能力有一定要求,若没有艺术底蕴做支撑,普通观众很难看出其精粹之处,有些甚至连“美”都找不到。不只是观众,其实志愿讲解员对书画厅也都“不感冒”。作为与仪器仪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理工女”,王懿明很难想象自己退休后会投身书画海洋。书画对于她来说,不只是不喜欢,甚至“很讨厌”。但正是抱着志愿服务的心态,王懿明选择了这个旁人避之不及的展厅,开始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相处”。
    作为主题展厅,绘画厅的展品几个月、最长一年就需要更换一次。从2015年5月1日开始,“笔墨真趣——清代四王绘画作品特展”在天博五楼2号厅展出,到2016年4月15日结束。这个为期近1年的展览,展品包括王时敏、王鑑、王翚、王原祁四位生活于清代前期的画家的绘画作品。讲解这个展厅时,不但要对被称为“四王”的四位画家分别进行包括历史背景、身份地位、性格做派、绘画风格在内的介绍,还因其彼此间各有关联,如王时敏和王鑑是“同事”、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孙子、王翚是王时敏和王鑑的学生等,很大程度地扩充了讲解内容。不止如此,对一副绘画作品而言,光讲历史,观众仍然很难看出它的“好”,因此对艺术性的讲解也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上部留白,当中留气口,然后一些山石和树木摆在下边, 其实是把几个现实中不可能同时看到的一些最美的场景集中于一个画面中,这就是中国画独有的‘散点透视’,和西画的‘焦点透视’截然不同。”王懿明在讲解过程中,时而如讲述过去的老者,能从朝廷政局讲到市井民生;时而又如学府中的美术教师,甚至连斧劈皴、披麻皴、解索皴等专业笔法的精妙之处都能略说出些门道。可私下里她却说,自己压根儿不会画画,“画出来难看极了!”
    第一次讲解“四王”时,王懿明甚至记不全名字:“说了仨,第四个死活想不起来。”幸好,观众并不会刁难这位老人,更多的是给予鼓励。一年过去,王懿明不但早已把“四王”的名字烂熟于心,就连某幅画是仿的哪位古人,她一眼都能判断出个大概。如此“成长”,王懿明用一个“慢”字做了解释。“岁数大了,学东西特别难,记不住,我就慢慢看、慢慢记。”绘画展厅里观众不多,让看似“寂寞”的王懿明有了更多时间学习,每次到馆服务,她都会为自己的讲解“添砖加瓦”,不断丰富内容,从照本宣科到灵活发挥再到融会贯通,“寂寞”逐渐褪去了外壳,露出“充实”的内涵。

“看天博展览,听天津故事”的活动现场照片
 
    其实,对天博里的200多名志愿讲解员来说,“寂寞”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将自己的业余时间整合起来,常常秉烛达旦准备讲解词。一个展厅开展之出给的提纲,有近万字,志愿者们拿到后需要自己查找大量资料,有些讲解词到最后甚至会“扩容”10倍多。但正是作为讲述这些文物背后故事的人,为了让文物穿越千年到今天依然鲜活灵动,也为了给中外观众呈现更加专业、更加生动的讲解,志愿讲解员付出的辛苦远比我们看到的多很多。或许,只有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才能真正品味这“寂寞”的苦与“充实”的甜。

到生活中触摸历史 让历史的遗迹焕发生机
    2015年5月16日的晚上,天津博物馆(简称“天博”)的几个志愿讲解员在解放北路不期而遇。见面后大家会心一笑,不用多说都知道彼此的“不放心”:转天他们即将首次带领观众走出博物馆、走上天津街头,去讲解那些在百姓身边矗立百年的“活历史”。
    为了这次名为“看天博展览,听天津故事”的活动,志愿讲解员们前期已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详细踏勘、研究和策划,最终从五大道、意式风情街、解放北路这三条线路中选择了最适合观众游览的解放北路。尽管经过了长时间准备,但大家仍“不放心”,因为这次活动不但是第一次馆外讲解,而且报名参加的观众人数也远超预期,从计划的50人增长到120人。眼看活动日期马上到了,志愿讲解员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将本打算分工讲解的四人拆分成两队,一队带60名观众,并需要每个讲解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熟悉全部讲解内容。
    活动当天,徐徐的清风带来了凉爽,也为活动能顺利进行开了好头。孙琪回忆起那一天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大家在解放北路与张自忠路交口处集合,然后分两队沿着解放北路讲解,从原美丰洋行、原法国工部局、原DD饭店大楼讲到原中央银行、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原中法工商银行,最后回到位于原法国俱乐部的中国金融博物馆。”两支各有60多人的队伍在解放北路上行走,吸引了路人们的驻足,更有不少人逐渐也加入观众队伍,使两支“大军”在行进中仍不断壮大。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讲解,天博首次馆外活动圆满结束,孙琪在向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介绍时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今年27岁的孙琪,是天博的一名志愿讲解员。加上之前在兰州上大学时服务于甘肃省博物馆的2年时间,他已经做志愿讲解服务6年多了。与此同时,孙琪也是从前期踏勘到现场服务全程参与“看天博展览,听天津故事”活动的志愿者之一。

孙琪(左一)和志愿者伙伴们在杂草丛生的老庭院中进行踏勘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孙琪(右一)的衣襟已经被汗水浸湿
 
    说起举办“看天博展览,听天津故事”活动的缘由,还有追溯到天博新馆开放那年。2012年,天博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后,馆员和志愿者们渐渐发现观众对文博的热情已不局限于馆内,因此有了“走出去”的念头。依托“中华百年开天津”展览的陈列资源,大家首先将踏勘目标定位于拥有众多名人故居、老建筑的五大道。
    2014年天津市气温63年来最高,降水量也较常年偏少。夏天来临后,不但烈日当头,而且闷热潮湿,期待的大雨迟迟不来。可就是在这样的糟糕天气里,孙琪和天博的志愿讲解员小伙伴们依然将水壶灌满、背上装有资料的包、拿起相机和笔纸出门了。在五大道景区,即便是走马观花地看,一趟下来至少也需要2个多小时,若看得比较细致的话,则可能需要大半天时间。而踏勘不同于游览,用脚丈量的是最佳的讲解线路,用镜头记录的是需要讲解的细节,用笔在纸上写出的是搜集到的故事。如此这般,他们一条路接着一条路,一个建筑挨着一个建筑,走了很久很久。白天走;晚上走;既走进过荒草丛生的废弃旧居,遭数不清的蚊蝇狂追猛“叮”;也经历过被生活在建筑内的居民拒绝,甚至恶言轰出的尴尬窘境。时间花了,苦也吃了,准备的资料和讲解文稿已有好几摞,可越是深入走进五大道,大家越发觉路太长、要讲的东西也太多,担心观众们很难吃得消。尽管曾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但为了让观众在最合适的时间内听到最有价值的故事,孙琪和小伙伴们从零开始再出发,并最终推翻已做好的五大道方案,改选被称为“天津的华尔街”的解放北路作为此次活动的游览地。

“看天博展览,听天津故事”活动圆满结束,观众们在位于终点的中国金融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


“看天博展览,听天津故事”活动圆满结束,观众们在位于终点的中国金融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
 
    尽管和在馆内讲解不同,尽管要经受恶劣天气、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但作为“活”着的历史,老建筑可以触摸到时代记忆。走进它们,就等于进入身边的小型历史博物馆,那里也同样是志愿讲解员的舞台。孙琪说,在他的世界中每一件文物、每一栋老建筑都是有生命的,需要懂它的人去帮它讲述出来,他想承担“使者”的角色,不只是讲知识,更是讲感情,做一个讲好天津过去、现在和未来故事的人。
转载自: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