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通儒齐聚“天博讲堂” 五院共叙“古都那些事儿”
2013-10-10
10月至12月,天津博物馆大型公益系列讲座“天博讲堂”将力邀陕西省文化厅五个直属文博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五位馆长、院长,为天津观众奉上一场中国古代文化盛宴。他们将跨越千里距离、穿越千年光阴,将秦汉唐盛世古都呈现在天津观众的面前。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最辉煌的时代,西安时称长安,是两朝都城,也是当时少有的几个世界性大都市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10月12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将首先为天津观众带来《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专题讲座,讲述丝绸之路曾经承载的辉煌。成建正,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博物馆方面的专业工作和研究,著有论文及著作20余种,多次获奖;近年来在博物馆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著述和译作较多且具有一定影响。
10月26日,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前馆长韩金科将带来《法门之光》。天津博物馆曾在2007年举办过《东方慧光——法门寺地宫珍宝展》,时隔六年,韩馆长再次莅临天博,他将带领观众重温法门寺地宫那令人震撼的件件国宝,揭秘佛教圣地、千年古刹法门寺的前世今生。韩金科,法门寺博物馆前馆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1985年组织、领导了法门寺残塔拆除、塔基考古发掘。1987年起,参与组织、领导了法门寺唐代地宫考古发掘和法门寺博物馆筹建。1988年至2006年任法门寺博物馆馆长,期间组织建成法门寺文化研究会;召开了十多次法门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出版了系列论文集和《法门寺文化丛书》39卷;编著《法门寺》、《法门寺文化史》、《法门寺文化与法门学》等专著;合著《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等,发表论文80余篇。2007年起在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任常务副主任,组织成立西安大唐茶文化研究中心和《雁塔论坛》,任常务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了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协助主编、出版了两会的论文集,合著《唐代茶史》和《陕西佛协五十年》等著作,发表文论16篇,散文6篇。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修建时间长达28年,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11月9日,曾先后主持过唐李晦墓、秦汉蕲年宫区、阳陵邑及秦公陵园第三次钻探等多次大型考古勘查和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汉陵考古队队长焦南峰,将以亲身经历与观众分享《汉景帝阳陵考古发现与研究》中的精彩片段。焦南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汉陵考古队队长,从事秦汉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多年。1982年至1986年,参加和参与主持了秦都雍城、秦公陵园、秦公一号大墓和秦宗庙遗址等大型项目的考古勘查、钻探和发掘研究工作。1994年至2001年,先后主持了阳陵南区从葬坑、唐李晦墓、秦汉蕲年宫区、阳陵帝陵南阙门、阳陵帝陵东区从葬坑、阳陵陪葬墓园、阳陵邑及秦公陵园第三次钻探等大型考古勘查和发掘工作。2009年4月至今,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西汉帝陵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除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废昌陵、汉高祖之父太上皇陵之外的十三座西汉帝后陵、三座战国秦陵的田野考古工作。历年出版及发表图录、论文、简报、专著、考古报告等众多,在国内外均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被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客座研究员,2002年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5年9月被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被西北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同年被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被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
11月23日,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赵力光馆长将为天津观众讲述《西安碑林与书法艺术》。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代碑刻、金石文字、石刻及书法艺术的研究及汉魏南北朝隋唐历史的研究,在历代碑志、汉画像石、瓦当、铜镜、佛教造像的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作为上述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曾主持过多项省级科研重点项目,本人被《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收录。在全国及省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十多种,在《文物》、《考古与文物》、《文博》、《唐研究》等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在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刊物上发表。其中《鸳鸯七誌斋藏石》一书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
此外,12月21日“天博讲堂”还将邀请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曹玮,他将通过讲座《秦始皇与秦帝国》带领观众感受原汁原味的秦始皇兵马俑风采,领略“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独特震撼。曹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俑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古代文明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殷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考古发掘及中国考古学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遗址的发掘、中国-意大利合作项目宝鸡斗鸡台遗址的发掘、周原遗址的发掘、香港西贡沙下的发掘等项工作。先后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原甲骨文整理课题”项目、国家文物局“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的《沣河流域的历史与环境变迁》项目等,参与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的研究工作;参与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课题“周原遗址的分期与布局研究”等。撰写《西周时期的祫祭与禘祭》等论文40余篇,出版《周原出土青铜器》等论著7部、译文一篇。目前主持陕西周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主持国家文物局重大社科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历史、生业与环境”在陕西的工作;主持研究黄土高原的青铜文化的研究和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研究等项目。
“天博讲堂”领票方式:市民可于讲座日期之前,到天津博物馆票务中心或一楼前台咨询处免费领取讲座入场券。具体信息请登陆天津博物馆官方网站www.tjbwg.com查询,或拨打83883000进行咨询。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最辉煌的时代,西安时称长安,是两朝都城,也是当时少有的几个世界性大都市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10月12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将首先为天津观众带来《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专题讲座,讲述丝绸之路曾经承载的辉煌。成建正,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博物馆方面的专业工作和研究,著有论文及著作20余种,多次获奖;近年来在博物馆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著述和译作较多且具有一定影响。
10月26日,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前馆长韩金科将带来《法门之光》。天津博物馆曾在2007年举办过《东方慧光——法门寺地宫珍宝展》,时隔六年,韩馆长再次莅临天博,他将带领观众重温法门寺地宫那令人震撼的件件国宝,揭秘佛教圣地、千年古刹法门寺的前世今生。韩金科,法门寺博物馆前馆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1985年组织、领导了法门寺残塔拆除、塔基考古发掘。1987年起,参与组织、领导了法门寺唐代地宫考古发掘和法门寺博物馆筹建。1988年至2006年任法门寺博物馆馆长,期间组织建成法门寺文化研究会;召开了十多次法门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出版了系列论文集和《法门寺文化丛书》39卷;编著《法门寺》、《法门寺文化史》、《法门寺文化与法门学》等专著;合著《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等,发表论文80余篇。2007年起在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任常务副主任,组织成立西安大唐茶文化研究中心和《雁塔论坛》,任常务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了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协助主编、出版了两会的论文集,合著《唐代茶史》和《陕西佛协五十年》等著作,发表文论16篇,散文6篇。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修建时间长达28年,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11月9日,曾先后主持过唐李晦墓、秦汉蕲年宫区、阳陵邑及秦公陵园第三次钻探等多次大型考古勘查和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汉陵考古队队长焦南峰,将以亲身经历与观众分享《汉景帝阳陵考古发现与研究》中的精彩片段。焦南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汉陵考古队队长,从事秦汉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多年。1982年至1986年,参加和参与主持了秦都雍城、秦公陵园、秦公一号大墓和秦宗庙遗址等大型项目的考古勘查、钻探和发掘研究工作。1994年至2001年,先后主持了阳陵南区从葬坑、唐李晦墓、秦汉蕲年宫区、阳陵帝陵南阙门、阳陵帝陵东区从葬坑、阳陵陪葬墓园、阳陵邑及秦公陵园第三次钻探等大型考古勘查和发掘工作。2009年4月至今,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西汉帝陵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除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废昌陵、汉高祖之父太上皇陵之外的十三座西汉帝后陵、三座战国秦陵的田野考古工作。历年出版及发表图录、论文、简报、专著、考古报告等众多,在国内外均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被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客座研究员,2002年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5年9月被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被西北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同年被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被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
11月23日,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赵力光馆长将为天津观众讲述《西安碑林与书法艺术》。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代碑刻、金石文字、石刻及书法艺术的研究及汉魏南北朝隋唐历史的研究,在历代碑志、汉画像石、瓦当、铜镜、佛教造像的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作为上述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曾主持过多项省级科研重点项目,本人被《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收录。在全国及省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十多种,在《文物》、《考古与文物》、《文博》、《唐研究》等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在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刊物上发表。其中《鸳鸯七誌斋藏石》一书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
此外,12月21日“天博讲堂”还将邀请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曹玮,他将通过讲座《秦始皇与秦帝国》带领观众感受原汁原味的秦始皇兵马俑风采,领略“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独特震撼。曹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俑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古代文明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殷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考古发掘及中国考古学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遗址的发掘、中国-意大利合作项目宝鸡斗鸡台遗址的发掘、周原遗址的发掘、香港西贡沙下的发掘等项工作。先后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原甲骨文整理课题”项目、国家文物局“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的《沣河流域的历史与环境变迁》项目等,参与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的研究工作;参与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课题“周原遗址的分期与布局研究”等。撰写《西周时期的祫祭与禘祭》等论文40余篇,出版《周原出土青铜器》等论著7部、译文一篇。目前主持陕西周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主持国家文物局重大社科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历史、生业与环境”在陕西的工作;主持研究黄土高原的青铜文化的研究和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研究等项目。
“天博讲堂”领票方式:市民可于讲座日期之前,到天津博物馆票务中心或一楼前台咨询处免费领取讲座入场券。具体信息请登陆天津博物馆官方网站www.tjbwg.com查询,或拨打8388300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