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博讲堂”受益匪浅

2012-07-29
    昨天,由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博物馆研究员云希正主讲的“天博讲堂”系列公益讲座第二讲“国之重宝,艺趣天成天博文物精品系列之青铜器与工艺品赏析”在天津博物馆报告厅举行,资深文博专家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精彩讲座。
  西周太保鼎何以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王鼎为什么是“南北楚器之冠”?天博馆藏明代莲叶形荷花口犀角杯为何能够得到朝野上下的青睐?珐琅彩鼻烟壶存世量究竟有多少……针对这些市民感兴趣的问题,云希正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观众受益匪浅。从不同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时间,到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在谈及青铜器识真辨伪时,云希正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辨识青铜器真伪的时候,尤其不能‘听故事’。要从器物的造型、纹饰、铭文等方面下手,不能总抱着‘捡漏’的侥幸心理。”他谈到,文物鉴别需要真正下功夫,多接触实物,“不管是‘学院派’还是‘实践派’,不能互相排斥,青铜器辨伪中有‘十铜九补’之说,有时候连专家学者都会看走眼。”
  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也让观众感觉非常“过瘾”。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早就知道云希正先生要来开讲座,所以早早领票慕名来听,果然不虚此行!云先生对于文物的了解非常深刻,又能经常讲出一些文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非常生动。”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讲座也吸引了不少学生听众,他们纷纷表示,过去对于文物和历史的了解多来自于书本,而专家的讲解就像是一本“活着”的生动教材,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印象还特别深刻。云希正表示,能够在天津博物馆新馆与观众近距离交流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普及了文物知识,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
  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对于讲座的感想和建议,天博特意在每场讲座前发放问卷调查,对观众反馈进行统计。记者昨日从天博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从首场讲座的读者反馈统计来看,在参与“天博讲堂”的观众中,近半数观众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一半以上的观众来自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生群体。在“观众最想深入了解的知识”一项中,有超过50%的观众选择了“瓷器的鉴定方法”。天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今后的讲座中,将会根据观众反馈进行适当调整。
摘自天津日报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