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新馆亮出镇馆之宝
天津博物馆新馆即将开放,为此,馆方面向社会及高校招募了近300名志愿者,以便在开馆后维持现场秩序,为参观者提供服务。昨日,志愿者进行了首次培训,记者跟随志愿者进入现场,对天博新馆的布展情况进行了探秘。
变化1 展厅面积大可见文物全貌
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博物馆研究员云希正介绍,与老馆相比,天博新馆拓展了陈列内容。老馆的全部陈列展厅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而新馆目前已经利用的陈列展厅面积已经近15000平方米,其中,仅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厅的场地面积就达840平方米,一些对展览空间要求较高的文物可以全貌展出。比如,《万笏朝天图》和《河上花图卷》两件文物,一个长17米,一个长13米,由于老馆展厅面积所限,这两件文物无法全部展开,但在新馆的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厅,参观者可以欣赏到它们的全貌。此外,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厅增加了20%的新展品,包括宋代的《泥马渡康王图卷》、明代的《漳州窑红绿彩罗经纹盘》、清代的珐琅彩宝相花纹瓶及鼻烟壶等。
变化2 高科技手段让文物变“活”
同时,新馆还引进了很多高新科技手段。宋代的《金明池争标图》描绘了皇帝在皇家园林赐宴群臣,观龙舟竞渡的场面。这幅图大约只有30厘米见方,但上面描绘了1000多人,人小得如同蚂蚁一般,而通过高科技手段,参观者不仅可以高清观看这幅名作,而且图中的部分内容也“活”起来,比如宫女会翩翩起舞,龙舟也会划动起来。
变化3 一期11个陈列展览类型多
天津博物馆总设计师、此次陈列布展总艺术监理赵春贵告诉记者,此次的展览布展在艺术形式方面,既保持了传统展览手法,也吸收了一些最新的展览手法,展览类型多样,分为历史类陈列、艺术类陈列等,而艺术类陈列又分两种,一是专题展览,如青花瓷展,明清书法、绘画展,中国玉器文化展等;一种是主题展览,即把很多艺术品归纳在一起定一个主题,然后按照这个主题选物选展品,如沽上风物——天津民间艺术品陈列。
据了解,天博新馆第一期将完成11个陈列展览,目前正在有序地进行布展,有的已经基本就绪,有的处于收尾阶段。预计开馆后,中华百年看天津(天津近代史展)、天津人文的由来(天津古代史展)和精品展将先期开放,剩下的陈列也会陆续开放。
天博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厅镇馆之宝
西周太保鼎
西周康王时期的礼器,四足方鼎,直耳上饰作攀附状垂角双兽。柱足处棱脊、中部附圆盘的造型在商周青铜器中甚为罕见,至今仅此一例。内壁有铭文“大(太)保铸”。造型优美独特,铸造工艺精湛,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享誉海内外的青铜重器。该鼎是唯一一件保存在国内的“梁山七器”。1958年,徐世昌孙媳
雪景寒林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