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说展览——天博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五十四)

2025-04-14


天津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民生福祉,已连续推出五十三期手语讲解视频,为听障人士提供更精细的文化服务。今日推出第五十四期“手说展览”,由我馆手语教育专员董一晶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说,邀您共享文化成果,点亮美好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董一晶老师,走进严复与《直报》《天演论》《国闻报》。


  

严复与《直报》《天演论》《国闻报》


甲午战争在终结洋务运动的同时,也开启了维新运动,并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在此期间,严复在天津宣传变法思想,天津因此成为维新运动的重镇。有众多仁人志士开始探求救亡图存之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等相继爆发,这座石像便是维新运动的倡导者严复,他生于福州,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曾到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并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带到中国,成为了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1880年8月来到天津,在天津水师学堂执教达二十年。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接连发表《论事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四篇轰动一时的政论文章,宣传维新变法。《天演论》、《法意》、《穆勒名学》都是严复翻译的西方学术名著,将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介绍到了中国。其中,《天演论》影响最广。1894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出版了《进化论与伦理学》。1896年夏季,严复在天津开始进行译述,到10月15日完成初稿,将它定名为《天演论》。1898年6月,《天演论》正式出版。此后,全国各地到处翻印,先后出现30多个版本。这本著作首次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在知识界、思想界掀起巨大波澜,启发和教育了一代热血青年。

1897年,严复还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在戊戌变法期间,上海的《时务报》与天津的《国闻报》成为推进维新的两大喉舌,天津因此变成了维新运动的重镇。《国闻报》也是在天津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