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博会 | 文物传世远 柳编寄乡愁

2022-09-05

第九届“博博会”进行时

柳编文物背后的故事 —— 古老文物的现代演绎,乡村振兴让文物“活”起来



河南郑州,第九届“博博会”今日圆满收官。盛会落幕,博物馆的故事仍在继续。在天津展区,天津博物馆本次首发亮相的柳编系列文创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文创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乡村振兴中的博物馆力量


一挑一压,一缠一绕,一勒一编,小小一根柳条,在人手里上下翻飞,变化成各种精美的日用器具和艺术品,这就是柳编技艺。对于天津市蓟州区杨津庄镇半壁店村、秦庄子村的村民而言,柳编并不陌生,但作品能摆进博物馆的展柜,甚至是走进“博博会”,是她们未曾想到的事情。



2021年7月,天津博物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按照《天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派出驻村工作队赴蓟州区杨津庄镇半壁店村、秦庄子村,开展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增效是关键。天津博物馆作为地域内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近20万件文物藏品,通过对文物元素的挖掘,对传统文化进行的阐发,将“文物IP”与蓟州区特色农产品结合起来,将厚重的文化转化为轻松时尚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打造特色文创农产品产业,成为驻村工作队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




当博物馆人关注乡村振兴,很自然地关注到民族手工艺失传的问题。眼下,传统工艺失传与妇儿老弱留守农村是当前很常见的两大社会问题所在。如何将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呢?在天津博物馆党委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镇村,结合地域特色,与当地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和技能大赛等活动进行联系,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天津博物馆文创部主任魏鹤赴杨津庄镇实地开展文创产品开发调研活动……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行动,在坚持“最大限度尊重文物,又兼具实用价值”的原则基础上,成功推出了杞柳编织文物造型、编织轻便耐用的箱包、DIY手工艺品等产品,并赶在“博博会”开幕前制作完成,由此才有了文章开头,柳编太保鼎精彩亮相郑州“博博会”那一幕。


柳编技艺,留住乡愁记忆


柳编,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用柳条编织的篮、筐等容器,用来放置物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外涂漆层的杯、盘等器皿,称之为杯棬。 唐代的沧州(今河北沧州和山东宁津以北地区)以编制柳箱著名,柳编家具进入百姓家居生活。



经过多年的材料选择,宋代杞柳成为柳编的主要材料。本次天津博物馆推出的系列文创,使用的也正是杞柳柳枝。其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柔和,无论是编织成箱包还是筐篓都朴实自然、好看耐用。此外,柳编还寄托着人们的乡愁记忆,毕竟“编筐,编篓,谁家都有。”从上世纪走来的人们,谁家没有个柳编的物件儿呢?刚出锅的馍馍倒在簸箕上,飘来阵阵麦香;豆子花生,在柳编的大筐里跳跃着晒太阳;还有柳编箱子里珍藏的图画册、小人书,老人家笸箩里装的针头线脑……



因此,柳编这一传统工艺总是让人倍感亲切。而当柳编遇上文物,记忆的维度再度被拉远,那些铜鼎瓷瓶曾经伴随着我们的先人走过漫长岁月,如今将换一种形式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继续给人带来生活的便利、审美的享受以及心灵的慰藉。



当博物馆携手乡村振兴,当古老文物邂逅现代生活,借助柳编这一民间工艺,天津博物馆让文创承载更多传统记忆,给公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让文物真正“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