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推荐 | 币览春秋——馆藏历代钱币展

2021-12-31

钱币,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物之一。中国钱币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品类繁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钱币文化,反映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历代钱币是天津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之一,在全国收藏钱币的博物馆中位居前列,从天然海贝到近代机制币、纸币,不但数量多,种类全,且精品荟萃,是研究中国钱币产生与发展的珍贵资料。值此新年到来之际,天津博物馆特推出《币览春秋——馆藏历代钱币展》。



展览从馆藏中国历代钱币中精选出两千件珍品,并辅以其他各类文物,呈现了中国钱币的发展历史。展览分为金属铸币诞生时期、“两”“铢”货币时期、称“宝”货币时期、银锭、机制币、纸币、民俗钱及钱币文化七大部分。由“物物交换”时期的天然海贝,到商朝中晚期金属铸币诞生,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区域化货币,秦始皇统一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主要流通钱币,再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开元通宝,钱币的名称和单位由“两”“铢”体系变为在“通宝”“元宝”等前冠以年号或国号,并以“文”为单位的宝文钱制。及至近代,清朝光绪年间开创机器制币,实现了中国钱币史上的一次新革命。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使用纸币的国家,近代纸币亦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内容在展览中均有涉及。展览还包括民俗钱及与钱币文化相关的甲骨、玉器、瓷器、砚墨等各类文物。



展览汇集展品数量众多,为天津博物馆以往展览展品数量之首,同时精品荟萃,囊括一、二级品这些珍贵文物数量多达一百六十余件,为天津博物馆历次展览展出珍贵文物数量之最,且很多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另外,为了展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展览还特别引进河北博物院藏满城汉墓出土金饼(刘胜墓4枚,窦绾墓4枚),以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河北定县40号汉墓(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掐丝贴花镶琉璃面马蹄金和掐丝贴花镶白玉面麟趾金各1枚,极为珍贵,借展文物将展出至2022年3月底。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希冀通过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