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天博活动场场精彩

2019-10-09

十一假期期间,天津博物馆精心策划举办了多场特色互动活动,场场精彩,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丰富了天津市民假期的精神文化生活。


10月1日上午,天津博物馆与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为庆祝祖国母亲生日的到来,分别举办了两场国庆活动。天津博物馆二楼活动中心,孩子们在体验津派面塑。津派面塑以小麦粉和糯米粉作为主料,加入配制剂和保湿剂调制面团、经四项工艺21道工序塑造出材质优异、形制独特的艺术品面塑。老师先为孩子们讲述了中国的塑像艺术,代代沿革至今的种种变化,接着便指导大家用面团、竹筷、工具等作出一只只惟妙惟肖的小兔子。

与此同时,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也迎来了“传非遗技艺 赏故居秋菊”游园同乐会的第二期——“趣味大闯关”活动。整个闯关活动分为三关,第一关是“猜谜闯关”活动,故居院子里的树上挂满了各种谜题,孩子们挑选在树上的纸笺回答问题,猜出谜题的孩子得到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准备的精美国庆纪念邮票一份。

弘一大师的书法独树一帜,为后人称道,其中表现出其特有的禅学境界,静而不躁,润而不枯,简而不繁,整体上呈现出朴实无华、自然本真的艺术风貌,来到第二关,孩子们见到了对李叔同书法有极深的造诣的刘老师,老师在为孩子们介绍了弘一大师的书法特色之后,开始了孩子们的第一次习作。书法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都有着极其良好的作用。

最后一关,大家“闯”到插花环节,专业的插花老师带领孩子和家长认识了各种花材,有玫瑰、桔梗、勿忘我、藿香、栀子叶,孩子们体会插花这门艺术的同时,亲手为自己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国庆花篮,用鲜花装点节日的故居。


10月2日和3日,在天津博物馆二楼的活动角,烫葫芦和剪纸经典非遗技艺课程备受观众喜爱。孩子们开动脑筋,在两位非遗传承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带给孩子们接触非遗技艺的机会,更给了他们一次与非遗匠人面对面的机会。老师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感染了大家,孩子们也学会了专注和认真。很多家长也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培养孩子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若是能以此为契机,步入非遗的艺术殿堂,也是再好不过了。

还记得28号时,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孩子们以自己手中小小的画笔,诠释故居风景的一草一木吗?10月3日一早,这些作品面向观众朋友们展出了,它们代表了孩子纯真笔触和天津摄影家们独特视角,诠释了天津市民心中独特的故居秋景。到场的观众在赞叹之余,也一一将画中景物和故居相对应,看着这些作品,便仿佛走入故居般身临其境。

10月4日上午,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大家体验了古法香牌的制作。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五千年文人文化的凝练和浓缩,在非遗传承人老师的带领下,来体验的观众朋友们第一次了解了中国传统香文化与合香的制作技艺,老师从香的种类、合香和香牌的作用,到香泥的种类和贮存方式,短短一上午的时间,便让到场观众深刻领悟到合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大家用香泥在模具中印刻出香牌的形制,再穿起来,一份独特的“香”礼便完成了。


10月5日晚,在天津博物馆二楼“博趣坊”,上演了一场中式传统插花的艺术课程。天津博物馆特聘专业插花老师,使用绣球花、玫瑰、蔷薇、一叶兰、火龙珠等花材表现中国传统花卉意境,现场为观众教授中式插花艺术。到场观众不仅体会到了中式花艺审美,还将自己插好的花卉盆栽带回家,活跃节日气氛。

10月7日上午,书法家曹柏崑先生莅临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带领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和天津书法爱好者们研习书法,现场每人都一展身手,有的写“福”,有的写“寿”还有的写“秋高气爽”,曹老师在一旁不住点头称赞。老师在对大家的字逐一进行点评后,为到场观众剖析了弘一大师的书法造诣和书法底蕴,指点大家如何欣赏大师的书法作品。经曹老的讲解,在场观众了解了修习书法的法度,提升了书法鉴赏能力。临别,曹老以“福”字赠予在场众人,现场其乐融融。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自古就是中国的老人节,而爱老敬老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89年始,我国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天津博物馆社教专员走进天津市第三养老院,为这里的老人带去重阳节的祝福,与他们一起绘制天博的镇馆之宝“清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鷄纹玉壶春瓶”。大家仔细绘制着一只只小瓶子,享受着这个独特节日的温馨与安宁。

至此,天津博物馆与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国庆期间举办的“传非遗技艺 赏故居秋菊”特色互动体验活动便告一段落。峥嵘七十载,筑梦新时代。两馆希望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营造浓重的国庆节气氛,表达博物馆人和广大民众对祖国的真诚祝福,对党和国家的真诚赞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热爱!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