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万人空巷的“观鲸会”

2018-05-08
       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览却仍不可多得。20世纪初的天津人,提起天津博物院举办的“观鲸会”,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1919年,刚刚成立不久的天津博物院万事待兴,搬迁馆址、布置常设展陈,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而就在这一年,天津博物院在大胡同金华商场内举办了一场令人惊艳的特殊展览——“观鲸会”。展览期间,万人空巷,天津市民两万余人观看了展览,“观鲸会”成为当时轰动天津的大事件,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
       “观鲸会”一共展示了3天,所展示的是一头已经死去的黑色大鲸鱼,学名座头鲸,长五丈余(约13.5米),重3万余斤。天津博物院副院长华学涑亲自担任“观鲸会”的会长,陆文郁担任副会长。近百年前,将鲸鱼制成标本并以此向民众进行科普教育在我国尚属首例。
天津大胡同地区(20年代)
  天津博物院座头鲸说明书封皮
 
       1919年4月,河县蛏头沽村村民在退潮后的海滩上发现了一头搁浅的鲸鱼,陈列所同仁向华学涑汇报了此事。华先生随即报告实业厅长严智怡,实业厅即刻下文由商品陈列所陆文郁、陈德广去宁河县将鲸鱼运回天津博物院。
座头鲸搁浅照片
 
       不料,陆、陈二人到宁河后却处处受阻。实业厅几经奔波、多方调和,宁河县县长才勉强命令村民将鲸鱼抬回海边,把专办官差的“飞龙号”小轮船开到蛏头沽,拖鲸鱼至大沽口。鲸鱼到大沽口后,本拟由海河拖至天津,却又被大沽口警察局所阻,不能溯河而上。警察局给出的理由是“鲸鱼已腐烂,会弄脏海河水,于沿河各村吃水有碍”,而背后的真相却是因为自古相传鲸鱼的眼睛是夜明珠,并且每个骨节都有一颗大宝珠,故警察局一再阻挠。而幕后操纵之人正是曹锟的大哥,此人外号“费德功”,他对“鲸鱼有宝”的传说深信不疑。
       无奈之余,实业厅商议决定在大沽口公开将鲸鱼截成几段装船运津,既不污染河水,又能在肢解时邀请当地士绅参观,破除鲸鱼骨节有宝之迷信。陈德广负责解剖。
       三天后,肢解成六段的鲸鱼由“飞龙号”运至天津三岔河口金华侨畔。这一天,海河南岸由大沽起直到金华桥全是看鲸鱼的人,金华桥的电车都无法通行。当夜,“鱼段”被运进大胡同金华商场。天津博物院工作人员连夜着手复位、编说明、绘图、绘制鲸鱼各种产品及经济价值的图表。紧张地忙碌了三天后,“观鲸会”借大胡同附近的金华商场开办。会后,天津博物院将鲸鱼制成一个完整的骨骼标本在本院进行展览,解放后移交给了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博物院座头鲸说明书内页
 
       这场观鲸会不仅给天津市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开创了利用标本向市民传授知识、进行科普的先河,是天津博物院展览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刘颖)
微信
天津博物馆
天博TJM
微博
天津博物馆